人们一边关心工资发不下来,一边也在问:怎么又停了?可这次的情况和以往不太一样,不仅仅是预算卡壳,更像是美国政治系统本身出了毛病。
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不管是对内搞政策,还是对外打贸易战,折腾了几年,现在看,这些操作像是把一颗颗钉子钉在了自己脚上。
国会卡壳成“新常态”,政府停摆已非偶然这次的财政危机不是突然冒出来的。早在9月中旬,国会就开始吵得不可开交,民主党想要保住医保和社会福利的支出,共和党则坚持要削减政府开销,特别是在边境和移民问题上更是寸步不让。
展开剩余84% 9月30日深夜,国会对两个拨款方案都投了反对票,最终导致政府运作从10月1日零点正式中断。这事搁以前,可能还能拉着谈几天,补个临时法案先顶着。但现在情况变了。两党几乎谁也不愿后退一步,政治立场比实际问题更重要。
很多议员看上去更在意能不能在党内争个“铁杆守将”的名声,而不是政府能不能按时发工资。
这已经不是美国第一次政府关门了。从1970年代末到现在,联邦政府一共停了二十多次。但这次不一样。以前是意外,现在成了习惯。每年都得吵预算,每次都拉锯到最后一刻,老百姓也开始觉得“关门”反倒成了美国政治的一部分。
内部扯皮成风,外部战略变数不断政府停摆背后,其实藏着美国政治生态的深层问题。这几年,美国内部的分裂越来越严重。选民之间对移民、医保、枪支、堕胎这些问题的看法南辕北辙,国会里也就越来越难有共识。
两党不再是你来我往的博弈,而是彻底撕裂的对抗。特朗普政府上台后,政治对立更是火上浇油,执政方式更倾向于一边倒,推动政策靠的是强压而不是协调。
这种内部撕裂,不只影响国内政策,还直接影响美国在国际上的行动。过去,美国对外政策讲究的是连贯性和稳定性,现在则变得摇摆不定。
一届政府刚把盟友哄好,下一届就翻脸不认人。很多国家开始对美国的承诺产生怀疑,在关键议题上也变得不再配合。这种不确定性,正逐步削弱美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。
最近的例子就是在对中国的策略上。特朗普政府这些年一直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,不管是加税、限制出口,还是联合盟友围堵,花了不少力气。
但到了今天,很多政策不仅没见到明显效果,反而让美国本身吃了不少苦头。比如芯片和高科技行业,本来想封锁中国,结果发现自己反倒在产业链上卡了脖子。
经济反噬开始显现,老对策难抵现实困局对外激进,对内失衡,美国现在的经济状况也开始出现连锁反应。过去几年,美国试图通过制造业回流来稳住经济,但现实是,很多企业根本不愿搬回本土。
一来成本太高,二来人才和配套跟不上。尤其在芯片、汽车、电池这些关键领域,脱离亚洲供应链几乎等于自断一臂。
政府本想通过高关税让中国企业吃亏,结果是,美国消费者先感受到价格上涨。从食品到家电,涨价成了日常。企业成本也跟着走高,小企业撑不住,大企业利润下滑。就连依赖全球市场的大公司,也在逐渐失去中国这个最大的海外市场之一。
与此同时,美国财政压力也越来越大。2025年初,国会刚刚通过新一轮债务上限协议,避免了违约,但也暴露出财政状况的紧张。
联邦债务持续攀升,赤字居高不下,政府想花钱却捉襟见肘。美元信用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开始动摇,多个国家加快推进本币结算,不再一边倒依赖美元体系。
全球格局变动中,美国的孤立感在加剧过去美国习惯于主导议题,现在却越来越像是被动应付。在乌克兰问题上,援助计划屡次被国内反对声音拖延;
在中东,政策反复让盟友感到失望;在亚洲,拉拢日韩对抗中国的战略也因地区安全担忧而进展缓慢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,一些国家开始在联合国等场合直接挑战美国的立场。就在联合国第80届大会上,朝鲜代表时隔七年再次公开发言,语言之激烈、指控之直接,打破了以往的“外交分寸感”。
尽管朝鲜在国际社会影响力有限,但它的发言正好戳中了当前西方国家“说一套做一套”的软肋,引起不少发展中国家的共鸣。
这类声音虽然未必代表主流,但却反映出一个趋势:越来越多国家开始质疑现有国际秩序,呼吁改变规则。这不仅仅是地缘政治的变化,更是一种对话语权重构的诉求。美国若继续以旧思维应对新局势,恐怕只会让自己在全球棋盘上越走越窄。
留给美国的时间窗口还剩多少?政府停摆只是表象,真正的挑战在于制度自身的失灵。从财政管理到外交战略,从国内政策到国际合作,美国眼下的困境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。而特朗普政府这些年所推行的对内极化、对外极限的路线,在现实面前遭遇了反噬。
当然,美国依然拥有强大的经济基础、成熟的制度框架和全球影响力,但这些优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。若不能及时修复内部裂痕、调整战略方向,光靠强硬姿态和短期措施,恐怕难以为继。
当“美国优先”变成“美国孤立”,当政策变成政治斗争的工具,当预算成了党争的牺牲品,普通老百姓最先遭殃。眼下的这场政府停摆,不只是技术性故障,更像是一次提前敲响的警钟。
2025年的这个秋天,对美国而言格外沉重。一边是国会的僵局,一边是国际影响力的滑落,特朗普政府想用强硬手段稳住局势,结果反倒让局势更难收拾。
世界在变在线股票配资,美国也需要变。只是这个转弯,愿不愿转、敢不敢转,还得看它自己。眼下这场“回旋镖”,不过是个开始。
信息来源: 央视新闻2025年9月28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---朝鲜代表公开谴责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实施“种族灭绝”,并批评美国对朝制裁和军事演习为“挑衅行为”。发布于:河南省顺阳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